種瓜得瓜
苦盡甘來
珍珠苦瓜
雲林縣西螺鎮



撰文/ 鄭亦庭 攝影/ 穀得食務所
小農故事
吳秋榮,有著36年苦瓜的種植經驗,現任西螺鎮鹿場社區理事長,身兼苦瓜產銷班的班長,創新的設施栽培方式,與有機化的田園管理,一舉在2007年獲選為「十大經典神農」。從1988年首創錏管隧道栽培,1992年研究在隧道外加網室設施,這個時間點比縣府推動設施農業還早了13年。他的成功經驗不在於讀書上大學,而在於不斷的創新研發。
「種南瓜和絲瓜,卻長出苦瓜」,吳秋榮是三瓜一體的研發高手,他將創新創意融入栽植過程,致力產出符合現代人飲食口味的品種。首先,他發現現代人家庭人口少,大型白玉苦瓜乏人問津。於是研究把野生山苦瓜與白玉苦瓜雜交,再與白玉苦瓜回交數次,長出蘋果般大小的苦瓜,不但有野生山苦瓜高抗病抗蟲性,也有白玉苦瓜的晶瑩剔透,甜度也由1~2度提高至3~4度,不但可以當水果生吃,更適合有機栽培。
近年來接受生產履歷驗證,轉型為有機栽培,為了生產有機苦瓜,吳秋榮在種苦瓜的網室內,種木瓜、養綠繡眼,讓小鳥幫忙吃蟲。四周水溝則養孔雀魚,用以監測空氣污染。此外,也養蜜蜂協助授粉。看來處處生機,趣味十足。看來有機農業不只好玩,也可以賺錢。
吳大哥希望透過轉種不同品種苦瓜,逐漸改變消費者對於苦瓜的苦澀印象,能讓更多人願意嘗試這美味又健康的特色蔬果。
產品營養資訊
台灣苦瓜分為三大類,白苦瓜、青苦瓜及山苦瓜。珍珠苦瓜為青苦瓜的一種,果皮濃綠,果尾不易轉白色。因果面瘤狀突出,如珍珠之青綠光澤,而有此美名。肉質青脆,苦味適中,維生素C含量居瓜果類之冠,甚至比檸檬還高。
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研究團隊從苦瓜中分離出「三萜類化合物」,多吃苦瓜有助於抗癌、降血糖、血壓及治療B型肝炎。內含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,是養顏美容聖品。
料理建議
肉質清脆富有嚼勁,快炒及涼拌最對味,不適合悶煮,只要熟透即可。推薦給喜歡享受口感的饕客。除了台灣常見家常菜鹹蛋苦瓜之外,也可以將苦瓜醃漬,做成下酒菜,開胃又輕鬆無負擔。